【投資理財】Dec 20 財經M平方演講|後疫情時代 2021投資策略

【投資理財】Dec 20 財經M平方演講|後疫情時代 2021投資策略

2020年底財經M平方在高雄舉辦的線下演講,以下是愛吃拉的重點整理

綜觀2020肺炎疫情

  • 美國cares法案、企業無違約風險、聯準會大規模購債(不到一年的時間投入金融海嘯4-5年的錢)投入的錢有進入實質經濟,因此股價創高並非無實質理由支撐!
  • 等待最後利多發酵(疫苗、財政政策、明年初的漂亮經濟數字)
  • 景氣自衰退轉向復甦但不應該視為大泡沫洗掉後的循環重啟,應該要留意回補庫存泡沫導致通膨,促使資金效應的結束

後疫情時代六大趨勢

  1. 負利率:股、債、金、房產齊漲,股優於債(房地產租金帶來利率約2%)
  2. 大債時代:低率時代勢在必行、殭屍企業產生(不會倒閉但只還得出利息還不出本金,目前佔美國企業中的15%)
  3. 生產力時代的來臨:每次的循環皆帶起股市二十年的行情,疫苗加速促成科技產業的成長、科技創新(ex: aapl的雲端服務佔營收占比、ark)
  4. 製造業庫存回補:相較生產力的循環較短,約3-4年見一次高點.銅(代表製造業)金(代表消費、避險)銅金比在2020年中落底往上,2021年中製造業可預期將開始往下循環
  5. 長短天期利差翻轉上揚,代表景氣接下來的狀況,過去利差往上皆代表衰退,但這次短天期因政府降利降無可降,長天期向上,代表後續景氣好轉、通膨升溫長天期利率=短天期利率+通膨
  6. 美元:17-18年一次的循環.從2013年開始走強,美元走強會出現流動性風險,2021要關注的焦點

—> 景氣目前處在復甦的道路上,但要留意明年中是否有補單泡沫的風險.報復性的消費導致重複下訂,導致過度樂觀的庫存堆積將造成通膨,通膨升溫到頂會影響升息導致資金收回.


未來的區域資產配置

  • 新興市場因製造業反彈目前仍有短多的機會,但因其發債力道有限、債務高的情況下長期有隱患
  • 2021GDP將復甦優良的國家以美國、中國、台灣、越南等新興亞洲表現較好.
  • 從產業面來看,2016年以來由科技、醫藥、循環性消費類股(非必須型消費)帶起的主流並未改變

拆解各國GDP結構
美國

  • 70% GDP(約佔15兆美金)為消費,是內需導向國家,故新興市場危機、歐債風暴皆無巨大影響,只有在自身消費出現問題時才有可能導致股市崩盤.所以投資美國的勝率基本上是優於世界其他國家.
  • 美國財政法案直接發錢到人民手上,導致全民儲蓄率來到歷史新高,將足以支持1-3個月的消費但後續還是要看第二波財政法案的通過.
  • 美國零售銷售的項目將透露接下來產業的趨勢端倪

  • 房產行情在2006年升息後出現解崩,金融海嘯之後的房產行情偏向緩漲,一路走到今年的低率環境重新帶起房產的行情.現在房屋空置率對比2008年是大幅下滑,相對於長其歷史來看在相對低位,代表房產非泡沫.
  • 海外央行流動性互換FIMA(告訴全球央行,不要怕!只要有美債就來跟我換美元),大量釋放美元壓低美元指數,融通措施延長到9月.
  • FAIT前瞻指引:平均通膨目標2%,且2023年前不升息
  • 聯準會不縮減購債並上調GDP ——>大利股市

中國

  • 全球唯一投資佔比超過消費的國家
  • 中國GDP15兆,消費僅佔四成,美國的需求遠超過中國(美國約中國的2.5倍)
  • 投資超過消費代表產能過多、需透過外銷來去庫存(中美貿易戰從此可看出美國是占上風的)
  • 長期都在轉型(降低投資佔比、去產能)與救經濟(國有投資)中發展
  • 在零售銷售(餐飲+商品)以及製造出口的雙雙拉升,中國經濟有望持續成長至2021上半年

中國14五的重點商機

  1. 消費結構優化:-提升服務消費(通訊、娛樂、保健)  -網路帶起的新消費型態(如果只計算電商消費,中國是大於美國的)
  2. 新能源汽車:2025銷售量20%、2035達50%(現在僅為5%)-> 代表未來五年中國電車會是40-50%的增長
  3. 科技經濟數字經濟帶起的5G、相關基建、數位貨幣(硬體、軟體、網路等硬件設備、電商平台、電商交易…)
  • 中國股市首選以三大轉型產業為主按照上述可以確定中國目前走向良好的中期循環,選股以3大轉型產業比重較高的ETF:MCHI、CHIK、CHIQ、CQQQ
  • 中國經濟長期仍屬調結購、去庫存的國家,目前為短期循環向上,故中國的資金配置以衛星配置為主
  • 當製造業的數字開始翻轉的時候,新興亞洲&中國修正的跌幅將大於美國
  • 10年空頭的原物料商品將隨製造業庫存見底、中國景氣好轉持續上揚至明年Q1底

歐洲

  • 以旅遊&出口佔GDP大宗(出口以歐盟區國家為主,少至美國或亞洲)
  • 歐洲區整體弱於美國僅製造大國德國稍好
  • 歐央行是全球投放資金最多的央行之一,將一路買債到2022年的三月
  • 各國與德國公債的利差是歐元區關鍵指標,只要利差維持在低檔就不會對全球市場造成波動

日本

  • 消費內需型國家但有嚴重的人口老化、消費力道不足的問題
  • 日本連續5季的GDP衰退,明年奧運有可能短期翻正但長期經濟疲軟
  • 從日本推敲未來各國央行可能做的財政政策

台灣

  • 台灣出口佔GDP 67%
  • 中美貿易戰的受惠國,尤以資通、電子受惠最高
  • 台灣出口數據是領先指標電子零組件(佔總出口值40%)出口值不斷攀升,在疫情期間完全無衰退持平在一億,只要絕對金額在明年五月前都能維持在120億,代表明年五月之前皆有雙位數成長,明年五月的數據是關鍵(因基期墊高,若絕對金額往下掉或年增率下降,台股將失去支撐)
  • 台幣此波成為高息貨幣,台幣將升到何處?看何時趨勢會改變,12月央行仍未出手打匯,接下來看台灣出口值反轉後台幣匯率就會翻轉,明年五月之前重新檢視

各區域總結

  • 美國:消費內需國家,財政紓困通過後可望帶起就業、消費,美股長期勝率還是優於其他經濟體
  • 中國:投資佔比高的國家,經濟體質偏弱需要時間調整,但由於此波疫情控制得當,短期向上,投資著重14五的趨勢產業
  • 歐洲:旅遊/出口型國家,投資上要留意歐洲各國與德國公債的利率差&歐央行是否持續購債
  • 日本:消費大國但人口老化與製造衰退造成寬鬆政策無實質推升經濟,短期可期待奧運帶來的經濟復甦,但長期仍偏弱
  • 台灣:出口導向,電子產品為出口最大宗,受惠生產力循環的科技帶動
  • 東協:出口導向,越南&馬來西亞的電子出口佔出口額3成;印尼、菲律賓偏向內需消費國家,但疫情控制不好;印度是消費國家,且擁有人口優勢、人口年輕、消費力道強勁,但受疫情影響消費、與供應斷鏈,須待疫情過後,但長線體質優於中國
  • 巴西、南非、澳洲:經濟與礦業、農產品相關,經濟跟著中國需求走,可望受惠於這波的製造業回升短循環,長期體質偏弱

黃金與原油

  • 黃金最大的敵人是利息、朋友是通膨,黃金與實質利率呈反向
  • 黃金短線高位震盪、長線區間
  • 原油短期區間(45-55)、長期偏空
  • 原油是脆弱的商品,不適合投資但可拿來檢視其他商品的投資風險(需求危機/通膨危機)

2021的減碼時機

  • 聯準會超額準備金是否減少(觀察線圖是否往上翻轉)
  • 10年期公債殖利率先看1%,趨勢往1.5%靠攏即可預備減碼股市
  • 50-55美元以上的WTI 油價—>逐步減碼股市
  • 信用風險利差只要持續維持低檔就ok,只要落底開始攀升就要注意股市的風險(領先股市3個月的指標)
  • 疫苗的有效性
  • 長線就業數字必須好轉,非臨時性失業人口必須下降
  • 必須觀察製造業庫存水位是否維持低檔(庫存攀升造成的回跌的都在新興市場以及亞洲出口國)
  • 台灣電子出口約3-4年一次循環,(台股高點也約3-4年一次),明年五月之後要觀察是否還有那麼強的出口年增率

結論

  1. 判斷循環位置:生產力、房地產延續、製造業落底向上最快走到2021年中,關注補單泡沫與通膨帶來的資金行情何時結束
  2. 行情結束前尋找循環位置中勝率高的國家、股、匯、債、原物料:國家以美國、中國(短期)、印度(長期)、台灣為主產業以科技、房地產(長期)、製造&通膨概念(短期)為主
  3. 用數據確認趨勢是否仍存在:持續觀察美元指數、流動性、油價、疫情死亡人數、美國就業、庫存訂單、電子出口

有什麼想法嗎?歡迎一起分享、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